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论文)

自动驾驶 49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以及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举例说明当前人类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以及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举例说明当前人类自动驾驶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正如火如荼,自动驾驶技术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AutoX为代表的专注自动驾驶的新创团队,以蔚来、高合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作为一家专注于未来智能交通产业的创新型出行科技公司,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在去年发布了旗下豪华全域智能纯电超跑SUV高合HiPhi 1。这款车型是业内首次搭载5G+V2X通讯能力的量产车型,能够实现L3自动驾驶,也是首款有望落地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

自动驾驶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吗 这些门槛儿真的很难迈过去

提到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相信许多的朋友第一会想到的是特斯拉。的确,美国的新能源车制造商特斯拉一直走在了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前列。但是,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特斯拉也是时常的被曝出自动驾驶车辆发生车祸的消息。那么,自动驾驶技术真的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吗?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自动驾驶技术的确很火。像谷歌、百度、苹果等科技公司也相继加入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路试的消息也是一直不断。那么,这样是否就说明了今后的汽车就不需要驾驶员了,完全由这些电脑来控制车辆的行驶。其实未必。

自动驾驶技术固然好,它可以极大的方便驾驶员的操控。甚至驾驶员不需要任何的操作,就能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但是,许多存在的问题,你是否考虑过?就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发生车祸的情况,到底责任是在人还是在汽车的本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所以,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发生车祸。责任的划分是一个大问题。相关的道路交通法难道需要重新制定吗?对于这些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虽然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动驾驶技术会不断的成熟。但是,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各种电脑的芯片最终还是诞生于人类的手中,它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永远代替不了拥有无限潜力的人脑。

因此,从这一方面看。自动驾驶技术虽然目前很火,但是,未必是今后汽车的发展方向。毕竟法律方面的制约和人脑对电脑的信任都是一个很难迈过门槛儿。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我们再站到大多数汽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这群人喜欢汽车的操控,喜欢一种驾驭的感觉。如果真的有一天,汽车成为了自动驾驶,甚至连方向盘、油门、档把都没有。你能接受得了吗?反正我肯定是接受不了的~~

我们再看一下一类特殊的汽车爱好者——赛车手。像现在的法拉利、兰博、迈凯伦等世界级的名车都几乎诞生于赛道,而出色成绩的背后,除了与汽车本身的性能有关之外,还与赛车手的驾驶技能息息相关。在整个赛道中,是车辆性能与车手技能的同时比拼。也正是两者的相结合才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汽车赛事。

如果在汽车大赛上,全部改用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那么,它的看点又在哪里呢?这与一些小朋友玩得遥控车又有何区别?所以,汽车大赛作为一场精彩的赛事。你忍心看到被这些自动驾驶技术所取代吗?

所以,我们从各方面来看。虽然现在许多的科技公司都在努力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但是未来的汽车也未必会向这个方向发展。或许自动驾驶技术只是未来汽车的一个辅助功能罢了。

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是什么现在很多品牌的汽车都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未来的汽车一定是无人驾驶的。特斯拉、宝马、奔驰等品牌的汽车已经能够实现无人驾驶,这主要依靠摄像头、传感器、gps定位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许多汽车带着l2级自动驾驶离开工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汽车可以自动行驶,而无需车主控制汽车。还有很多车有自动泊车功能,类似于无人驾驶功能。停车时,车主只需换挡。现在也有很多公司涉足无人驾驶技术领域。随着工程师们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无人驾驶的时代总有一天会到来。无人驾驶可以避免人为的不正确操作,响应速度和准确率都比人高,因此无人驾驶技术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虽然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偶尔会引发事故,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无人驾驶技术肯定可以避免事故,甚至在关键时刻挽救车内成员的生命。

为何现在出行公司会大力研究自动驾驶?

在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家家户户几乎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此种情况下,虽然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是却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使得城市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等问题,严重降低城市人们的出行效率。面对此种情况,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改善此种状况,开始尝试研究自动驾驶汽车,力求通过车联网技术,将所有的实时路况、每辆车的实时位置等信息数据都记录在网络中,然后综合考虑每一辆汽车的行驶情况,合理安排汽车行驶路线,进而有效避免交通拥堵、交通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发展,保证汽车行驶途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般情况下,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包含包括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激光测距器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准确了解路面周围的交通状况,并将所了解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自动形成一个详尽的地图。在此种情况下,就可以对前方的道路进行导航,确保汽车行车途中不会遇到交通拥堵等状况。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出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2011国防科大和一汽研制的HQ3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平均速度达到87km/h;2016年11月,美国交通部公布「自动驾驶试验场试点计划」,并于2017年1月19日确立了10家自动驾驶试点试验场;2017年9月20日,百度召开了智能驾驶平台Apollo1.5版开放技术发布会,会上百度宣布了Apollo基金的“双百计划”,将在三年内投入100亿元资金,完成超过100个项目的投资;Robby机器人在2017年3月始于波士顿,4月份入选YC的暑期项目,6-8月在YC孵化。Robby机器人已经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送货超过50次;北京时间2018年1月30日晚,硅谷机器人技术公司Nuro宣布推出Level4全自动无人配送车。以上实例都在说明自动驾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关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

自动驾驶技术按照目前国际标准划分为六级,目前能够达到L3级自动驾驶的有谷歌、特斯拉,奥迪,URBER,百度等几家企业,多数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停留在辅助驾驶上。

自动驾驶级别分类

二、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零件制造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之间合作加强外,自动驾驶领域相关投资热度依然不减。2018年1月份以来,小马智行已经获得两轮上亿美元融资,总计2.14亿美元,为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融资规模之最。2018年5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获得软银愿景基金22.5亿美元的投资,以及通用汽车追加的11.5亿美元投资,用来研发自动化驾驶技术和商业化落地。目前Cruise的估值已经达到115亿,接近通用估值的五分之一,通用汽车正考虑让Cruise独立上市。

由于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复杂多样化,涉及多个领域,相关投资金额巨大,研发测试时间长,成本巨大,少有企业能单独承受,未来共同投资,合作开发仍然是主要趋势。

2017年谷歌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以352545英里测试路程以及0.18次每千英里的人为干预次数小幅领先对手,较上年0.2次每千英里里的人为干预次数有所进步。Cruise以0.84每千英里的人为干预次数排名第二。2017年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每千英里人为干预次数为22.06次。博世和奔驰排名倒数。特斯拉由于拥有数量较大的车辆用户群体收集数据,在2017年交出了白卷,特斯拉每千英里需要人为干预次数为330次,离完全自动驾驶目标仍然有不小的差距。2017年10月份开始,特斯拉在新生产车型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奥迪A8作为全世界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足以说明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取得的非凡成就。

预计在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19年到2021年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61亿美元和70亿美元。

智能汽车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如今面临哪些问题?

如今,高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 , 接下来带大家盘点一下在这一领域面临哪些问题。

一、技术存在明显短板。 虽然一些领先企业确实取得了一些技术进展,但其展示的自动驾驶技术都有限制条件。总体来看,当前的自动驾驶技术仍存在明显短板。比如,难以有效应对冰雪路面和复杂光线的环境,识别交警手势、特种车辆等的可靠性不足。很多企业曾展示过可有效识别物体的感知技术,却始终难以实现从“识别”到“理解”的技术跨越,自动驾驶车辆还不能从警察、行人等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肢体动作中察觉其意图,进而采取可靠的行动。

二、生产运营成本高。L4、L5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普及将面临传感器、车辆系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成本问题。虽然这些成本会随着技术发展而下降,但降速相对L2车辆比较缓慢,较汽车的常规价格仍然很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限于公众消费能力和汽车企业营销策略,L4车辆数量少,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同时,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成本也令人担忧。一项针对旧金山自动驾驶计划部署的案例研究发现,由于自动驾驶车辆远程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管、执照、保险、维护和其他系统成本高企,自动驾驶出租车很难在市场上与人类驾驶员驾驶的普通出租车竞争。

三、运行存在区域限制。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运行普遍依赖于车联网基础设施,而后者多部署在人口较多地区,这不利于自动驾驶的大范围开展,特别是与城市和郊区相比,农村地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自动驾驶所用的感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天气影响,难以保证雨雪天气和复杂光线环境下的可靠性,所以,现阶段国外道路测试都集中在阳光充足的地区。此外,卫星信号质量、高精度地图覆盖度方面的差异,也会将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区间限制在不同气候环境、不同运行场景,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街道上。真正不受运行区间限制、可在广阔区域连续运行的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尚需时日。

四、带来的社会影响尚难应对。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可能带来短期内难以应对的社会影响。例如,自动驾驶出租车若占据可观的市场份额,汽车供应链会受到影响,出租车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将从车辆驾驶转向路线规划、算法优化、设备维护等技术型工作。这些转变将危及汽车制造和服务行业数百万家庭的生计,但各国主管部门还未能研究和制定适应性政策。同时,公众的汽车消费心理尚未调整。对许多用户而言,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还具有身份认同、阶级地位及日常生活物品的携带、储存等功能,自动驾驶技术所规划的共享汽车不适合这些用途。因此,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自动驾驶汽车将作为人类驾驶汽车的补充和延伸,而非取代。

虽然目前智能驾驶还有许多壁垒没有突破,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实现无人驾驶指日可待。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无人驾驶汽车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的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态势较好,但还量产投入使用的地区较少。无人驾驶技术与5G通讯技术、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共同发展。国际领先机构嫌疑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进入试运行、调试阶段。国内大多数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企业现在都处于试验阶段,即行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政府政策的出台调整,预计无人驾驶汽车将优先运用于工业发展,再到商用领域,最后逐步发展至民用。预计在2035年前后,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将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进入销量的爆发阶段。

2、无人驾驶技术进展较快

现阶段无人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主要细分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同时以传感器以及高速芯片、GPU等为主的硬件发展也是无人驾驶领域研发的重要板块。无人驾驶是智能化的终极体现,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及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提高,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将会快速增长。

3、无人驾驶汽车客户意愿度仍待提高

目前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购买与否大多持观望态度,主要因素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成熟情况,能否真的突破驾驶安全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从车辆上市到消费者大量购买还会经过一段观望期。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提高消费者认知并建立消费者信心,才能促成消费者购买。

4、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增

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扩张迅速,2019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到98.4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将有所下滑,前瞻估计为95.4亿元。在Research And Markets的预测下,2021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273亿美元,2026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9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4%。

虽然目前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化仍存在各种问题,但无人驾驶汽车实质上是建立在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智能化技术逐步升级的基础上的,只要市场对这些技术有持续的需求,就能推动汽车向完全无人化演进。未来,人类交通系统或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人驾驶技术现阶段的发展重点还是辅助驾驶,以提高人工驾驶的安全性,要真正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行还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综上所述,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尚有较多的技术壁垒需要突破,但总体行业规模增速较快,前景广阔。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关于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和如何看待自动驾驶行业现状论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