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 25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以及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凯联产业研究院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追踪分析月度报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以及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凯联产业研究院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追踪分析月度报告

目录1、2021年国内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情况1.1 乘用车销量终止三年连跌,新能源渗透率达14.84%1.2 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持续分化1.3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零售渗透率创历史新高1.4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比例持续稳定2、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厂商及车型表现2.1 a href="" title="宏光MINIEV" target="_blank"宏光MINIEV(参数|图片)、a href="" title="Model Y" target="_blank"Model Y(参数|图片)和a href="" title="秦" target="_blank"秦(参数|图片)PLUS新能源车型前三2.3 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竞争程度差异较大2.4 2021年销量TOP30车型的增速和价格分布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业务3.1 造车新势力3.2 三大民营车企3.3 六大国有汽车集团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和技术成熟,2021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单月销售渗透率突破20%,乘用车的电动化趋势正在逐渐明朗。

凯联产业研究院为及时、快速、有效的追踪乘用车电动化的节奏,并理解车企在车型、价格、功能上的布局和选择,将在中汽协、乘联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易车APP车型销量、价格、功能(智能化)的数据收集,以月度时间维度推出新能源乘用车持续跟踪报告。

本次将结合2021年12月和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数据做观察和总结。

1、2021年国内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情况

1.1 乘用车年度销量终止三年连跌,新能源年度渗透率达14.84%

2021全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量总量为2014.6万辆,较2020年的1928.8万辆增长4.3%,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三连跌。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零售量为298.9万辆,较2020年的110.9万辆增长169.1%。新能源乘用车的年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到了14.84%,较2020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

截止2021年底,我国乘用车保有量为2.97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4%,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

1.2 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持续分化

2021年全年的乘用车月度零售数据在1-5月份为正增长,6-11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同比负增长,其中最大的单月同比降幅-17.3%出现在9月份。12月单月销量为210.5万辆,同比降幅收窄至-8%。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分化是2021年重要的现象。

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细项来看,乘用车销量的疲软主要来源于2021年4月份以后的燃油乘用车销量与历史相比持续下降,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15%以上,最大同比降幅出现在9月,达-30.7%。而新能源乘用车的同比增幅全年维持在100%以上,为全年乘用车销量的同比正增长做主要贡献。

1.3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零售渗透率创历史新高,达22.6%

近19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逐渐走高,自2020年6月份单月渗透突破5%,2021年3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0%,9月突破20%以来,月度渗透率持续向更高水平增长。

1.4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比例持续稳定在8比2

12月纯电动乘用车零售量为39.2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零售量为8.3万辆,从近12个月的对比表现来看,纯电动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0%,插电混动占20%的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2、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2.1 a href="" title="黑猫" target="_blank"黑猫(参数|图片)、奔腾a href="" title="NAT" target="_blank"NAT(参数|图片)的增速表现较为亮眼。

2.3 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竞争激烈程度差异较大,15-20万区间竞争最为明显对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价格区间来看,20-30万区间的销售整体落后于10万以下、10-20万以及30万以上的区间。

5万元以下区间几乎是宏光MINIEV的天下;5-10万区间的前三名比较均衡,小蚂蚁、奔奔E-Star、欧拉黑猫销量均在6万辆以上;10-15万价格区间内秦PLUS新能源销量优势较为明显,同时第三位也是比亚迪旗下的a class="2bbb5ce198c43949 hidden" href="" title="元新能源" data-keyType=

关于新能源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展望新能源汽车”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 1.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补贴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并明确了政府将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举将推动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试点推广,即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对有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也将给予补助。日前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认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此外,示范推广单位必须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采购,并确定车型、数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 2.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汽车 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 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 每辆补贴25万元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混合动力汽车铅酸电池 最高每辆补贴8万元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 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汽车 每辆补贴5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 每辆补贴60万 3.13城市试点新能源汽车2009年春节前,财政部、科技部发出《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座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通知》明确指出,中央财政重点对试点城市购置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通知》同时要求地方财政安排一定资金,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等相关支出给予适当补助,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不完全统计,中度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成本比同类型汽油动力车贵30%至50%。4.技术难点:目前新能源汽车国家在给予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科技攻关点在:1,电池能力,2,发动机系统3,电控系统;国内科研排头兵是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汽车学院 5.旧燃料新能源旧能源新效率无热引擎出新路:索罗斯投资(投机)新能源的另解6.发动机效率趋向100%的旧燃料新能源氢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新能源的方式,只是能量利用多步骤中前移的一环。而被忽视,潜力巨大的发动机或做功原理、观念的革新更是未来能源开发的第一大方向!现在的能量利用效率不高,浪费惊人。经典的热机做功方式,能量做功的有用效率只有25%(1/4),最高也就1/3(33.3%).而100%能量中的75%(3/4)、或66.67%(2/3)都作为无用的热浪费掉了。另有意外,“班克斯热机”是利用记忆合金制成的不要燃料,不耗电力的高效发动机。热机做功的原理是燃料产热=微观粒子的无序运动。这个热运动,平均说三维空间上每个方向的能量各占1/3,而热机做有用功的也就三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维度。其他二维方向上的能量只好作为废热浪费掉!几十年前已经开始冷落的“绝热发动机”没有象“古典热机原理”预测的那样提升发动机的效率。证明古典热力学机理模型有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热机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的比不是决定发动机效率的关键因素!“绝热”显然已经不是提高热机效率的好创意。原因何在?源自“新热力学发动机原理”!“无热发动机”。当热已经产生,无序运动已经出笼,魔兽就控制不住了!引擎的效率被这1/3或1/4极限桎梏住了。陶瓷“绝热”只是没有诊断对的“错方”,用错药就是必然。当旧能源(包括新能源)没有产热,新引擎100%做功才会成为可能!也就是旧、新能源微观做有序的一维的运动,发动机的效率才能回归100%,浪费的2/3或3/4能源才可引尔能发,不向或少向环境排泄废热,污染环境,节约大自然的资源! 充分利用好旧能源,为新能源的完美浮出打好前站,做好基础!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由于受到政策补贴下滑与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趋势。但是,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突出优势在市场上备受好评,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 纯电动乘用车仍是主流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5年产销增速达到300%以上;随后仍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20%和3.98%。

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纯电动乘用车仍占据半壁江山,2019年约为69.3%;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仅为0.5%。

北汽EU系列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销量王”

虽然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北汽EU系列仍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2019年销量达到11.09万辆,是销量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元新能源汽车的两倍左右。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备受终端市场的好评,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限购城市首购用户调研中,EU5购车用户满意度高达73%。

补贴减少和国五燃油车的抛售是行业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成为全球建设公共充电设备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公共充电设备建设量是2015年的3倍;随后几年也以50%左右的增速建设公共充电设备。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2019年我国大大缩减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以及2019年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间接打压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按用途划分中国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占比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2020)》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2020)》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rlv9 提取码:rlv9

简介:2018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将结合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从整车、关键零部件行业现状及趋势,市场现状及趋势,政策分析,行业热点追踪,行业指数评价等方面着笔,以严谨与通俗并重的方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既从受众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角度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该书将有助于汽车产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将为政府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行研报告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扫码二维码